羊城晚报|@创新达人,来看“神仙打架”!第十四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2021年04月26日 媒体聚焦

4月17日,由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联合主办,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承办的“中大科技园杯”第十四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举行。

null

据悉,大赛共750余名学生参赛,中大40余个院系及附属医院,184个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其中学术创新赛道参赛项目140个,创业赛道参赛项目44个。

经过激烈的对决,最终学术创新赛道15个决赛队伍产生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6名;创业赛道13个决赛队伍产生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

获奖名单公布▼

null

null

立足人才培养目标,新增“学术创新赛道”

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材料学院教授卢侠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赛紧密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展示才华、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实现理想的实践平台。

“举办大赛的初心和最后的根最终还是要落在人才培养上,学生学了知识做了科学研究之后,最后还是要服务社会的。”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唐岚表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举办大赛的初衷和目的。”

null

唐岚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为此本届大赛新增了“学术创新赛道”。“大赛同期配套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和商业模拟训练,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唐岚说。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黄晓星在评委点评中表示,“一方面,各个课题的选题都挺有问题意识,反映了同学们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及需求的特征,譬如有做AI智能、皮肤病诊断等的课题;另一方面,同学们也通过实验、调研等方法将这些想法落实,得出一些结论,甚至有些成果已经可以转化,值得认可。”

null

据悉,本次决赛采取“现场路演、当场亮分”的评选方式。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大学生磨炼学术钻研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培养造就了一批科学研究的后备军、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同时通过“以赛促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学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为双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null

关注城乡治理问题,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现场发现,城乡治理问题在本届大赛中备受关注,上半场表现突出的项目《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县域社会治理如何实施?》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职能部门设置完整的最基层政府,县级政府可以被称为是直面群众、协调处理基层重大事项和社会治理问题的‘一线指挥部’,向上要承接国家的众多任务要求,向下要直面县域民众的社会诉求,处于一个上下的‘交接面’,是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王穗风表示,团队选取了两省三县(区)的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通过比较展现了不同县域的多种社会治理形态,并考察了他们背后的情境因素。

null

王穗风告诉记者,“我们通过与县区政府合作、派驻学生实习的方式克服了沟通、收集数据方面的难题。”此外,该团队还克服了不同县城方言、文化习俗传统的问题。“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进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当中,去充分理解县级政府所处的环境。”

此外,还有团队关注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规民约”与“德治”实践的问题。战伟龙团队通过对广州市1144个涉农行政村的资料分析与田野调查,把握广州乡村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的整体情况,明晰其运作机制及现存问题,并针对广州不同类型的乡村相对应地提出政策建议。

“文科课题如村规民约、基层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黄晓星点评说,“同学们能走出去,了解社会的发展,诊断社会的需求,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探索、经验发现结合在一起,能形成更多的知识内容。作为中大的学生,更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践行中大精神。”

原文链接


Copyright©2015-2021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粤ICP备170751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