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5年09月24日 园区新闻

中山大学科技园 优化重塑

9月23日下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跃到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专题调研优化重塑工作进展并召开座谈会。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参与调研并作汇报。

null

座谈会上,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产学研处处长、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广州中山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一希就优化重塑整体进展作了系统汇报。中山大学科技园自全面启动优化重塑以来,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依托各校区资源,于临近校区区域布局特色化园区。广州园区聚焦生物医药、医工融合、超算与智算、绿色化学、电子与信息领域,珠海园区聚焦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深圳园区聚焦智能制造、低空经济、民用航天、电子与通信、能源与材料领域,香港园区聚焦生物医学、应用数学、数字经济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初步形成覆盖粤港两地“哑铃型”国家大学科技园格局。

管理架构全面优化 组织效能显著提升

大学科技园完成管理体系系统性重塑,实现“人员、机构、目标任务”三到位;三级管理架构与“1+1+3”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各级议事决策机制有序运行;制定20项重点任务清单并层层分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岗、责任到人。

核心园区建设提速 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位于广州大学城校区的未来产业科技园已完成装修,吸引17个优质项目入驻;7月4日举办第二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科技成果对接会,光明区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深圳园区按照区校合作协议已细化落地建设方案;8月30日举办中山大学珠海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举行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揭牌活动。

对外合作持续深化 支撑体系不断健全

大学科技园与多个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概念验证与投融资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专利转移转化等多种方式,着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郑跃副校长对大学科技园在优化重塑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科技园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山大学科技园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坚定决心开辟新局;三是要拓宽视野,在医工融合、海洋学科、低空经济等前沿领系统布局,在扎实做好当下工作同时,为未来做好战略铺垫,确保发展路径的可行性与持续性。

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山大学科技园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与创新,全面构建深度融合、高效协同、开放共赢的创新创业新生态,不断丰富“产教融合引领地、师生创新创业实践地、技术转移承载地、科技企业孵化地、产业生态培育地”的建设内涵,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具备培育未来产业能力,在全球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学校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Copyright©2015-2021 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粤ICP备17075193号-1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0615号